闲谈 238
上周看了一本书,讲的是品牌定位,核心传达的要点是想建立品牌,需要在人们的心智程序中完成注册。比如想到「能量饮料」,激活的就是「红牛」;说到「快乐水」,绑定的就是「可乐」。这些建立起来的品牌,自然而然占据了能量饮料、快乐水的头部生态位。
因为我们大脑建构知识、理解事物时,符合「认知经济性原则」。面对复杂世界、信息过载时,会本能寻找简化路径,用最少的认知资源获取最大的理解和建构。所以我们不会主动去记忆太多品牌,能记住的只是一个方向上的前两个品牌。
品牌在我们头脑中完成注册后,就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或者方向,它代表的是某种价值主张。比如「沃尔沃」代表的是「安全」,「无印良品」代表的是「简约生活」。所以定位理论,并不是让企业在产品上做文章,而是让企业在人们大脑中开辟领地。真正的品牌战略家思考的不是「我们属于哪个行业」,而是「我们在消费者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