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已进入现代化社会,提到现代,有的指向技术、有的指向生活,也有学者指向时间,认为现代化是时间的加速。无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加速的世界,生活节奏变快是现代生活的一个明显特征。加速带来的加速度变化,将我们裹挟其中,除了逼赶我们挪动脚步外,还强行塑造我们与时间、空间以及彼此的关系。
罗萨将社会加速现象分成三个不同维度:技术加速、社会变化加速和生活节奏加速。技术加速是指目标明确的、技术的或者工艺上的加速过程,典型如交通、通讯和生产领域。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本主义的推动,资本主义需要持续增长、提高产能,这种加速体现在朝发夕至的交通方式、即时连通的数字通讯、彻夜运转的生产机器中。
接着是社会变化加速,是说指导行为的经验失效的速度在加快,我们习得的价值观、工作关系、社会联系的更替比以往更频繁。在飞速运转的社会中,过去经验对未来的行动指导价值越来越小。我们甚至已无法展望三五年后的变化趋势,社会自我革新的速度是空前的、彻底的,当前社会在大幅萎缩,仿佛时代巨人的呼吸之间就完成了改天换地的变化。社会变化进程的提速,现行的社会规范生命周期大幅缩短,我们只好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可能的结果是,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信念和行为会共存。这种不稳定性情境导致我们出现方向迷失的恍惚,因为熟悉的社会生活印记流沙般从我们脑海中消失。
而生活节奏加速,是说给定时间内,行为的事件或者体验事件的增多,即「充实紧凑地生活」,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尽可能多的事情。表面上看,技术加速给予我们更多的闲暇时间,却助长了我们用更多活动填补节省出来的时间,导致了一种更加奔波忙碌的生活。
三个不同层面的加速,汇聚成时代漩涡,正从根本上重塑我们对时间的体验。技术进步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种普遍的时间压力。我们赢得了时间,却又失去了时间。长期的时间饥饿,是现代生活的一个悖论,我们拥有无数节省时间的设备,却比任何时代都更感到时间匮乏。
在现代加速背景下,我们祖祖辈辈形成的对时间的体验、对时间的感知,在我们这一代早已面目全非。传统社会中,时间往往是循环的,由季节的更替和昼夜的交替决定,是一种稳定、可预测、可控的感觉,时间的本质是由自然周期构成的循环往复的时间。
现代社会是基于抽象的时间观念运行,我们默认时间是一种资源,通过日程安排、截止日期和以效率为导向的工作指标进行精确控制。这种转变让我们形成一种与时间赛跑的感觉,与传统生活中悠闲自在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传统生活中,任务往往与自然节奏一致,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时间体验上也存在明显区别。传统社会,时间很大程度是循环的,遵循自然界可预测的模式,提供了一种稳定、连续的感觉。这种对时间循环的理解,培养出我们祖辈对生活的耐心,这与种植和收获的自然过程步调相一致。现代社会是在一个线性和抽象的框架内运行,由对进步的无情追求、掌控生活的无尽欲望驱动。这种线性视角产生一种持续上升和持续前进的压迫感。传统社会生活节奏通常较慢,由自然节奏和既定的社会习俗决定,为社会互动和自我反思留出富裕的时间。相比之下,现代生活特点节奏飞快,个人不断努力才能跟上快速的技术和社会变革,往往导致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
特征 | 传统社会 | 现代社会 |
---|---|---|
时间概念 | 循环的,基于自然节律 | 线性的,抽象的,以目标为导向的 |
时间体验 | 较慢,由自然和习俗决定 | 更快,由日程安排和截止日期驱动 |
时间感知 | 稳定,可预测,较少变革压力 | 紧张,需要跟上变革的压力 |
在加速的生活下,我们感知时间的方式已从自然的生命节奏转变为机械的、碎片化的时刻序列。我们不再是「在时间中」生活,而是「与时间对抗」着生活。
ChangeLog
- 250331 zapp 整体修改一遍全文。
- 250329 zapp 读完《加速》,借助大模型完成读书笔记,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