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由数以百计的选择组成,有些微不足道,有些举重若轻。幸运的是,大脑进化出了心理捷径、偏见和技巧,让我们能够快速判断这些无穷无尽的选择。我们不想理性地审议每一个选择,并且多亏了这种认知规律,我们也不需要去理性审视。— 雷·赫伯特《小心,别让思考超捷径》
启发法和认知偏见是人类选择的基石,对于选择,人们不会很理性的思考,做出决策,90% 的决策都是由潜意识先完成的。所以大脑不擅于深度思考,学会提问,问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是难事。
学会提问,于我而言,是习得逆向思维,扩展思考系统,保持思维张力。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许多人都在用一套处事逻辑处理他们遇到的所有事情。有的人思维是线性的,单线程动物,没有丝毫的灵活性。更可怕的是这种人容易陷入知识的诅咒,手里拿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我觉得思维应该是有形状的,比如「正反合」的思考逻辑是三角形;「元反空」的思考逻辑是圆形;「正反上下」的思维逻辑是正方形。不同的形状,决定着我们思维张力的大小。
其实要让思维自己出声思考,学会提问是保持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好的提问要能引发思考,而非流水线般的回答。其中最简单的是反作用力,也叫逆向思考,就是换个角度思考,仅此而已。
比如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位高僧被邀请到一个村庄讲佛法。讲台上,高僧问村民:「你们知道什么叫佛法吗?」村民回答:「不知道!」高僧说:「既然你们什么都不知道,那我暂时没什么好讲了。」于是他走了。
第二次,这位高僧又被请到这个村庄讲佛法,高僧问了同样的问题,村民们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就回答说:「我们知道。」高僧说:「既然你们知道了,那还请我干什么?」于是又走了。
第三次,高僧又被请来讲佛法。这次村主任先做了一个安排,他猜想高僧这次又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于是要求一半的村民回答不知道,另外一半村民回答知道。高僧第三次被请来后,果然问了同样的问题:「你们知道什么叫佛法吗?」于是下面的村民一半说知道,另一半说不知道。高僧说:「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就可以了。」于是又走了。
到了第四次,高僧又被邀请来,同样提问:「你们知道什么叫佛法了吗?」终于有个年轻人尝试着反问高僧:「大师,您说什么叫佛法呢?」高僧微微一笑,于是开始坐下讲佛法。
当面对两难问题,我们经常束手无策。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实验发现,只需一个微妙的转变,就能找到解决办法。方法如下:别问「我应该怎么办?」,而问「我能怎么办?」。
不能使我们处于防守模式,难以豁达、充满创意地思考。让我们处于发现模式,促使唤起洞察力的一面。所以学会提问,学会思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换个角度,拓展思维的张力,可以先从线性思考转变为多线程思考。
不敢提问,其实是害怕暴露自己的知识短板。回想自己的经历,初入心理学门下,只能厚着脸皮参加各种大会小会,并逼迫大脑提出一个好问题。其实自己是无法掐死自己的,不如一头扎进深水区,多做压力测试,久而久之,就能利用好水中的浮力。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其实我一无所知,我只是善于提问而已。
从单线程到多线程,在于一个小小角度的转换。但要想体现出思维的张力,就要从多角度思考、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本质 / 非本质」维度和「具体 / 抽象」维度构建出思维的四象限,好的提问方式是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是有逻辑的布局。可以利用四象限的约束,在其中不断跳跃。明晰每个问题归属于哪个维度,应该如何剖析、分解。同时四个方向,也切中「正反上下」四个角度的思考模型。对于一个象限,有了思考的角度,慢慢塑造思维倾向,就能形成好问题的胚子。
最后,我想说,好的问题是不能马上得到好的答案的,好的问题能引起深度思考,让提问者和被提问者产生联结和共鸣。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当大脑超负荷运行、过载时,我们是无法深入思考的,这时自制力下降,精力集中程度降低,高效的前瞻思维减少。这就容易出现思考疲劳:最简便的收益、快速的解决方案、非黑即白的答案、短期内的提升、标准方案或维持现状,很难做出最佳选择。
所以想要提出好问题,也要提前喂饱脑子!
ChangeLog
- 211219 ZAPP 完成初稿,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