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个黑箱,我们对它的认识远远不及对宇宙的了解。也正于此,我们能冒出各种突破边界的奇思妙想,取得一次次神的壮举。科学最迷人的地方是不断的自我纠错。科学不是在提供确定性,是在推动理念和思维。科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容易发生改变,如大脑只利用了 10%,早已被证伪。它在不断自我纠正,今天研究得到的成果不会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正如贾勒特在「大脑的重大『迷思』」中说:

花点时间研究大脑,就会发现今天的迷思就是昨天的事实。

近期一对双包胎的诞生再次把基因编辑技术推至风口浪尖,争论不休。神经可塑性同样遭受过脑科学的质疑,大脑功能特定论如同祖师爷的教条一般被追捧。然而在一个个鲜活的实验面前,再诡辩的学者、再稳固的理论都变得脆弱。保罗·巴赫-利塔是神经可塑性的先驱,被称为「感官替代之父」。

他的夙愿是「把任何东西连接到另一个东西上」。正是这样的「异类」,不断思考「眼睛对视觉是必要的吗?没有眼睛就看不到了吗?耳朵对听觉是必要的吗?」。这些挑战传统认知常识的问题,打开了神经可塑性的大门,让普罗大众的我们见识到了救治摇摆族的帽子、使盲人重见光明的椅子。 巴赫-利塔用他鲁棒性的发明解答了「看东西眼睛不是必要的」。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在挑战我们的认知,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填补我们的脑洞。

我们一直固守己见的守护着大脑是天生的,就像我们常说的「这个人天生聪明」一样,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认知中。大脑可塑性发现之前,科学家同样认为我们的大脑结构经过千百万年的狩猎演化固定了下来。神经可塑性的研究告诉我们,大脑的改变有两种办法:模块之间神经回路的精细改变以及原始打猎—采集大脑模块的改变。

可塑性中的常识,传统意义的反常识是:一个区域或大脑功能的改变会流动到整个大脑,改变跟它联结的模块。合上这本书,回味的是「生活远比故事精彩」。在这里你可以见识到一切与常人无异,生活的很好但只有半个脑的米歇尔。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可以看到 80 的老人能将记忆时钟拨回到 55 岁。在这里盲人能看见光明、半规管受损的摇摆族能脱离地狱,下地行走。看完这本书,彷佛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能的,这些神奇的事情在生活中一次次重演,只因为大脑的可塑性。

一个成年人的大脑约 1.5Kg, 从重量上来说,占了体重的 2%。 这 2% 却消耗着人体每日摄入量 20%。 所以大脑消耗了十倍于它应该消耗的能量,还仅仅是维持大脑的存活,不包括高强度的工作。可以讲大脑是世上最精贵的仪器了。与常规的外科手术不同,神经可塑性不需要手术刀,它是使行为发生改变,通过行为激活大脑神经元。小林肯在母亲腹中就得了中风,出生后被诊断为脑性麻痹、左边身体瘫痪。通过一套「限制—诱导」训练,这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小男孩变成了学校的棒球明星。

可塑性可能是大脑的基本特质,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好礼物。书中帕斯科-里昂用盲人读点子的实验向我们揭示到:想要掌握一门技术,要持续6个月才会有效果。短暂的突击,只是暂时强化现有的神经突触联结,很快又会消散。若想形成新的神经回路联结,保持学习效果,产生永久性的全新效果,要日日月月,要坚持 6 个月。

科学对你我都是透明的,如果这些事例和你的认知有着强烈的冲突,请别无视它,Google 一下。人之为人,人能「异常」到什么程度,大脑潜力的极限是多少,你不好奇吗?

ChangeLog

  • 190106 ZAPP 修改关于大脑部分的描述。
  • 181224 ZAPP 完成初稿,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