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冲突

后现代社会,人人互连,交互变得增多。冲突就开始于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影响着我们的人格。不相同态度产生的冲突,是构成神经症的核心,被称为基本冲突。冲突造成三种类型人格:顺从型人格、攻击性人格、孤僻型人格。每种人格均有相应的需求、特征和压抑的方式。

顺从型人格是亲近人,爱是满足其神经症需要的唯一途径。它既能满足被人喜欢的需要,也能满足支配别人的需要。这种爱既能满足他甘居次席的需要,也能满足他想要超越别人的需要。这种冲突体现的要素是:无助。

攻击性人格被称为对抗人,对于这种人,生活就是一场战争,人们各自为战。攻击性患者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丛林哲学基础上的。他认为,强权就是真理,慈悲和宽容请让道,人对人,即使狼。其冲突的本质是:敌意。

孤僻型人格是回避人。遇到困难,孤僻型患者既不妥协,也不抗争。既不合作,也不主导;既不热情,也不冷酷。他就像一只困兽,只有一种应对危险的方法,那就是逃避和躲藏。表现出来的是孤立。

试图解决的途径

应对冲突的方式很多,首先是通过理想化形象,对真实人格进行修饰和再造。与真正的理想不同,理想化形象是一种静止的品质。它并不是一个可以为之奋斗,并能实现的目标,而只是患者所崇拜的一个固化理念。真正的理想使人谦虚,而理想化形象则让人自大。

理想化取代了基本的自信和骄傲,显露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优越感。取代真正的理想,揭示着冲突的激烈程度。同时还会掩盖这些冲突,虚构表面的和谐。带来的后果就是:现实自我和理想化自我形成新的冲突,内心动荡不安,使得内部专政。

另一种尝试的途径是:外化冲突,他们会认为是外在因素导致的自我困境。外化本质上是一个主动自我消灭的过程。外化作用以外部冲突取代了内心的冲突,大大加剧最初引发神经症过程的冲突,即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外化形式表现有:自我蔑视的外化、自我愤怒的外化、内在胁迫感的外化。

未解决冲突后果

  • 恐惧:所有的恐惧都源于患者未解决的冲突。要最终获得人格的整合,就必须把自己暴露在恐惧面前。它们如同炼狱,我们必须在那里徘徊,最后才能得到救赎。
  • 人格萎缩:带着未解决的冲突生活,不仅要承受精力分散之苦,还要面对道德本质的分裂。其引发的症状是犹豫不决、效率低下以及懒惰。
  • 绝望:内心越纠结,患者就越绝望。绝望的根源总是无意识的,但绝望本身可以是有意识的。对全心全意、不被分裂丧失希望,无法达到理想化形象。生活中心转移到外部,个人不再积极推动,如同被枷锁困住手脚,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 施虐倾向:施虐者感到被排斥,心灰意懒,于是自暴自弃,以盲目的报复心理发泄他对别人的愤怒。他通过折磨别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以求得补偿。对奴役他人的兴趣远远大于自己生活的兴趣。

真正解决冲突

只要我们活着,就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基本冲突解决如果顺利解决,就能有能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保持内心独立,与他人平等相处。没有伪装,情感真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生活和社会中。

最后成为一个在心理、情感和行为上自主的人。

ChangeLog

  • 220101 ZAPP 完成初稿,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