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思考
- 工作上,品德为先,能力次之。健康是正常工作的羽翼。工作能力,可以打零分到一百分,健康,好比要乘上 0 或 1,品德,则是最后加上的正负号。也就是说,工作能力打到九十九分,健康如果不好,乘以 0,那就一切归零。工作能力九十九分,健康也好,乘了 1,但是如果品德不好,最后再加个负号,那么只是危害更大。
- 一名工作者,即便一个人,也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本着「终身学习,拥抱不确定性」的内在动机,「完成大于完美,迭代才能出精品」的工作风格,「成长型心智」的工作理念,逐步蜕变为一支「小而美」的正规军。作品是最好的名片,「专业的精致主义」是「手艺人」的武器。
- 生活和工作是分不开的,如果生活一套模式,工作另一套模式,人格会分类,心力很快耗尽。不论生活和工作要有一套明确可践行的标准,这样标准是「人之为人」的准则,是向往的牛奶与蜜之地。如瑞·达利欧所说,他一生中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不论生活还是工作,他都有一套自己的体系化方法:如何实现目标,如何有效决策,如何理解人的不同,如何看待现实。就是一套体系话、不发散、反复践行得到的原则。这样的原则经实践的打磨、反馈、改善,会尤为有力量、有魅力。
- 一只鲸鱼,身边陪伴着多个骆驼,头顶上是成群的小鸟。这样的画面是工作的写照。基层员工是「小鸟」,中层干部是「骆驼」,公司的决策者是「鲸鱼」。这是一只刚出校门的小鸟,日常工作中,TA 对安排的事项,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对困难问题的探索上,有着自我导航的驱动力。工作没有培养 TA,TA 是自我生长的异类,是自己的导师。「热情与勤快」是他工作的 DNA,一路走来,带着如鸟的生命力,遇见森林,可以劈成平地;遇见狂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对于工作两年的青年骆驼,「专业与稳定」是 TA 工作的 DNA,肩负着部门沉重的工作,在茫茫沙漠中默默地行走。火烫沙子中倒影着,被依赖、被信任的背影。
工作准则
- 定期复盘,阶段性回顾。工作中关键节点多确认,阶段性迭代多回顾。工作上有很多积累是可以沉淀的,最终变成我们成长的脚手架。
- 工作和学习最大的区别是「探索与运用」的问题,工作要有明确产出,时间边界感和输出效率是非常强的。工作中不能成为「学习方法论爱好者」,不像在学校,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做各种的尝试,就像给你一堆武器,一个也用不好。不如找个适合自己的秘密武器,把这个内隐到极致。如一些畸形研究者在知识层面学富五车、才华横溢,而在实践层面则一贫如洗、能力低下,相应对社会的价值也就很有限。
- 要进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而非部门个人与个人的沟通,信息的拉通,执行人力的协调,这些领导要从整体规划上来考量。要保证信息的流通,不能把信息死死按在手里。
- 向其它部门提需求,需求要明确、完整。同时多进行阶段性的确认,以免理解偏差,项目跑偏。
- 工作中口子要扎紧,明确自己工作的执行边界,千万不要做工作中的老好人。同时兼顾组织意识,善用外力和外脑。
- 对于一些关键难题,短时间难以突破的,要设定边界和防火墙,给出隔舱方案。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跳出沉没成本的漩涡。
- 工作中要有服务意识,交接的工作内容,让对方接得住,接的舒服。不能进行半成品的交付,同时往前多探一步,主动性要强。同时爱惜自己的羽毛,想清楚再承诺,承诺就要兑现。
- 君子不器,做科研工作,要坐得住、沉得下;进得去,出的来。不光固守,也要突破,往前跨一步,进入新层次;往旁跨一步,进入新领域。把自己变为多学科的通才。
工作细节
- 企业微信沟通工作事项,尽量约束发消息的次数。也就是能写一段话,讲清楚的事情,就发 1 条消息过去。而不要把一段话,拆成 5、6 条消息,这样一是消息看起来很乱,也不利于我们理解和消化这些信息。
- 正式工作的事情,请通过邮件的方式周知相关同事。不要在企业微信中通知重要的事情。请大家尽快掌握邮件发送的礼仪,同时邮件的内容要抄送项目组的相关同事。
- 使用企业微信转发和其他同事沟通的消息时,请直接转发相关的 N 条聊天记录即可,不要随意截屏。如果在群内回复其他同事消息的话,请引用那句话,进行针对性的回复。
- 请保持对文字的敏感性,如 App 而非 APP,iPad 而非 IPad,GitHub 而非 github。因为工作中经常涉及到中英文的混排,可以看下中英文排版指北。
- 在企业微信群里分享一些好的资源、优质公众号文章时候,请附上一段推荐语,讲一些对我们的帮助,为什么推荐。而不是直接转发到群里,什么都不说。企业微信中和同事沟通工作,不要发语音消息。
- 「科学登山」是一名技能工作者必备的工具,请尽早丢掉百度,善用 Goolge,善于剥削机器,批量化解决问题。
- 请保持心力,和时间做朋友,不要频繁占用完整的时间开会。需要讨论的工作,请尽量约在临近下班、早起刚到工作这种零散的时间。
回顾自己的成长,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压力测试,通过不断的输出来倒逼输入,将知识内化,生发深度知识结构的扎根速度。年轻人就要去做一些难点的事情,别总在自己的舒适区呆着,不然一旦碰到学习深水区,分分钟就溺水而亡。我们自己是掐不死自己的,这个时候身边优秀的同事,能为你画出来一条「不能堕落」的同侪底线。
工作两年来,认识了很多朋友,友熵大了几平方米。见识了非常多值得学习的朋友和同事。是的,每个人都身怀绝技,下面这段话是写给一位同事的临别赠言,也赠给每一位教我「工作」的人。
公司伊始,我们怀着理想,相遇 xx。两季时光,仿佛低个头的功夫就流转而去。离别时总会想起相遇。六个月以来的点点滴滴,穿越时空,悠然回响。如今各自纷飞,不免一丝伤感。很感谢这段时间工作上的帮助。在你身上学到了很多,最佩服的是你那份热忱和头发般整洁的思绪。初次合作,感受着你柔若春风的气质,带给我高信息、高信任。
年轻人,请站在时间源头,不断试错,不断创造。海无涯,苦作舟,乐作帆,工作中也能心流常在。
如果只在不被辜负时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时去爱,只在学有所用时去学习,那么就放弃了人之为人的特征。— 马奇
ChangeLog
- 210424 ZAPP 写另外博文,找到语料,修改最后一段。
- 210422 ZAPP 润色部分语言。
- 210421 ZAPP 根据工作感受,创建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