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习英语,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是一脸的苦大仇深,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还是不得其门而入。老师一直强调要培养「英语思维」,十几年下来,也是竹篮打水。那时觉得「英语不是汉语」,需要摒弃汉语思维,才能使用英语思维来学习和思考。因为汉语思维对英语学习影响很大,错误表达频频,比如想说「我很容易感冒」,一开口就是「I‘m easy to catch cold」。所以你看不抛弃掉汉语思维,怎么可能说出地道的英语呢?

上学时候,曾接触到教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是「比较教育学」,它是比较本国与外国教育的方法,找出区别差异,借鉴优势经验,弥补不足。这些年也没少翻过英语教材,之所以会读这本书,正式因为它的书名《汉英对比与英语学习》。因为我们的大脑不善于深入思考,更擅长找不同。这是大脑强大的模式处理能力,强到能快速将两个人不同之处找出来。通过「对比」来学习,这看起来符合「认知科学原理」,就读上一读吧。读完之后,深深认可「汉英对比」的英语学习方法。这也是这本书格外强调的一种学习方法。

前面说过「英语不是汉语」,不能直接生搬硬套,两门语言之间的差异异常大。我们使用英语时候,如履薄冰,还是不免掉入汉语思维的陷阱。以往我们学习英语,是凭着懵懵懂懂的错觉,硬生生用汉语「创造」英语,就是所谓的「中式英语」。这其实是「差别意识」的欠缺。这种意识,就是要建立起时刻的「对比意识」。虽说是意识,其实更多的是下意识,就是大脑时刻运转,一碰到英语,就拉响「警报」,要进行「对比」了。

说到「对比意识」,正如吕叔湘老先生所言「一句话中国话,翻成英语怎么说;一句英语,中国话里怎么表达」。
有了对比之后,才能慢慢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异本质,慢慢掌握到语言频道的切换开关。

为什么「汉语思维」无法摒除呢?其实汉语就像一个大磁场,我们感受不到,却身处其中,无法摆脱,就成了「中式英语」。我们说母语的时候,想和说用的都是汉语,自由流畅。但我们说英语的时候,是先用汉语想,再经过思维加工转译,最后才是用英语表达出来。这种先想汉语,再译成英语的过程,就是汉英思维过程。这个「汉转英」的过程,依据的是「汉英中介语」。

美国语言学家赛林格提出的中介语,它是指学习者所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

中介语是学习英语过程中,催生出来的一种替代性语言,它受我们母语思维的限制,无法达到地道英语的水准。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汉英中介语也会不断的向地道英语靠近,但无论如何也无法逼近母语水平。

在我翻译英文著作的时候,对于这一点感受颇深。看到英语,即便是都认识的单词,翻译出来觉得如何都不像人话,读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写出来的都是有点偏离母语的「中介语」。整本著作的翻译,用鲁迅的话说是「词典不离手,汗水不离头」。虽然过程艰难,一句一句扣下来,还是所获良多。这正对应了本书提倡的「英语译学法」,通过翻译和对比来学习英语。

从小学习英语,一直将其视为工具,为了获得更多信息,仅此而已。日常的学习,虽重视理解,但不求甚解,能看懂这句话的意思就可以了。读完这本书,才明白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表达「心中所想」,是可以用第二语言表达「心中所感」。学英语的目标要从「英语这句话怎么理解?」变为「汉语这句话用英语怎么表达?」。

ChangeLog

  • 230201 ZAPP 写完读书笔记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