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云计算、量化交易,我们俨然置身于大数据时代。人们像朝圣般的相信数据,相信数据的结果。
大数据固然好,方便快捷,网购、外卖、打车、安检,背后的逻辑都是识别算法。然而大数据只是数据分析的一种工具,每种方法都存在天然的应用边界。
大数据可以反映群体的普适规律,和个人固化的行为偏好模式。比如购物网站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裙子,一直推送类似的设计。大数据能验证「伍德森法则」,在《年少轻狂》电影的主角伍德森,说:我就是喜欢高中女生。我变老了,她们的年龄永远不变。这是大数据反映的现象,男性对女性年龄的偏好规律。
但是大数据却无法吐露,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这个连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更何况,在网上我们不用真实身份,没有姓名,这才更像真实的自己。线上线下行为两样,数据有时也会被骗。
谈起需求,每位产品经理都想知道市场真正的痛点,做出爆款产品。所以产品经理做的决策依据,会大量参考市场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其实被大数据支配的时代,小数据的作用更显的可贵。挖掘小数据就像私家侦探,循着蛛丝马迹,捋出一个个不起眼的线索,溯源到需求背后的痛苦、失衡和补偿原因,这种颗粒度的聚焦,才能定位到市场的痛点。
所以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同样重要。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想要挖出真的痛点和需求,有效的手段是:亲身观察的体悟经验和小数据常识。设计心理学作者诺曼说,产品的设计有三个层面,最后一个层次是情感化的需求。只有分析出大数据表面现象的背后深层次原因,定位到矛盾焦点,才容易设计出一款「高情感联结的产品」,让用户变为信徒。
需求的挖掘与分析,还是要靠产品经理本能性的直觉,这种直觉是在市场上千锤百炼顿悟出来的。需要不断和真实社会碰撞,通过切身痛感沉淀下来的经验,才能更好的指引产品经理,看透市场变幻的本质。
对于需求的挖掘,也要时刻警惕文化眼镜,不断切换第三视角思考问题。就像鱼是最后一个知道水的存在,我们对于周边观察的能力一再衰退。文化眼镜是指我们看待自己国家时,会无意识戴起来眼镜。眼镜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的文化,但是,由于眼镜的存在,局外人一眼就看清的事实,我们却看不到。
人类的进化过程为大脑预设了许多认知捷径,也埋下了很多认知偏见,这是本能的思维过程。我们的大脑习惯默认的假设,并为不常见的假设找到合理化的借口。所以提出不同的意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这种批判的能力往往被大脑的本能模式所压制,我们大脑不擅长深入分析一件事情,但让我们对比,我们能轻易找出诸多不同之处。
对比的能力,赋予我们快速的观察力。研究自身文化,很难深入查明原因。到了国外,每到一处,就能发现诸多不同。这个时候大脑已经在不自觉的对比了。
所以产品经理应该是热衷于人类本能的学徒,只有充分理解人类的天性,才能更好的洞悉各种社会现象。
挖掘小数据,是分析少量的样本,但要持续、深入的分析,找到小数据背后的真实意图。小数据的意义在于找到未被满足的欲望和梦想,这是市场调研无法问出来的。
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据,都能反映我们的行为特质和偏好模式。这些是大数据无法触及的,比如从封垃圾袋的方式,就能体现这个人的性格。有清洁工观察到,比较自信的人从来不封塑料袋的绳口,只是把塑料袋打个结。而一个人越没有把握,结头就越多。
大数据是数据,数据重分析,轻情感。小数据是现象,重情感和联结。大数据挖掘、量化计算研究的时代,也不能抛弃小数据的观察和直觉式的质性分析。大数据表现出来的规律,浅显易懂,不会引发深刻的见解。小数据的反常识点,才值得深入探究背后的动机和异常模式。再根据这个模式,引出深层次的情感,进而确定痛点需求,设计对应产品。所以,痛点的挖掘,无法靠大数据来获得。如何在众多需求中,找到真需求,太依赖产品经理自觉、本能的体悟意识。这些感受是与真实世界碰撞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经验和悔悟。
ChangeLog
- 220719 ZAPP 写完读书笔记初稿。